乍暖還寒時,正值「老寒腿」的高發季節,不少人認為,「老寒腿」是老年人的專利,其實不然,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......
為什麼天一冷「腿」就疼?
「老寒腿」在醫學上被稱為膝關節退變性關節炎(或骨關節炎、膝關節骨關節病),它並不單指一種病,還包括了骨性關節炎、骨質增生、骨刺等多種骨病。
對於已經患有關節炎的患者,寒冷會使血管收縮,使血液迴圈變差,加劇關節疼痛。且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為主,因而俗稱「老寒腿」。
隨著年齡增長,疾病會越來越嚴重。早期有兩側或一側膝關節經常隱痛,活動時加重,休息後緩解。
陰天下雨、氣候變涼時症狀加重。有時急性疼痛發作,關節僵硬,活動時有彈響聲。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,活動後稍有好轉。
到後期,膝關節會腫大變形,活動范圍受限,出現持續性疼痛。也就是說,老寒腿與年齡有關,但不只是老人才會得。
老寒腿為何會越來越年輕化?
不光是中老年人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有關節骨病,飽受膝關節疼痛的折磨。
除了年齡因素,還和肥胖、炎症、創傷、關節過度使用、代謝及遺傳等因素有關。
如今一些年輕愛美的女性,穿超短裙、短褲,大部分腿部皮膚暴露在低溫環境中,不注意保暖,過分受涼,要風度不要溫度,這也是不可取的。
雖然寒冷本身不會導致「老寒腿」,但的確有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疼痛感,說不定還會凍出其他毛病,「女子約會為顯身材穿太少被凍成面癱嘴眼歪斜」的類似新聞也不少見,
所以,還光腿的朋友們,趕快穿上你的秋褲,對自己健康負責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何預防「老寒腿」的發生和加重
1 多運動,促使血液迴圈
專家建議,走路和慢跑是最好的運動方式。此外,跳繩也是值得提倡的運動,跳繩5-10分鐘,全身都暖了,疼痛也能得以緩解。
對於久坐的白領,多伸懶腰也是好事。手儘量往上拉,摒牢幾秒鐘,兩隻腳往下伸。
不要小看這個動作,它對於拉伸全身的經脈是非常管用的,一拉一伸,可以促進血液流通,有助於經脈通暢。這也符合中醫裡提到的「通則不痛」。
另外,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躺在床上,可以伸直雙腿,讓腳趾往前繃直,讓腰肌到腿部有繃緊的感覺,
腰肌部位有受力,保持五六分鐘,每天堅持做,對腰椎間盤突出有很好的緩解。
總而言之,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讓自己動起來。
2 膝關節輕微腫痛時,可按揉膝眼
人的膝關節下方有兩個膝眼(指膝蓋下的凹陷處,形似膝蓋的眼睛),如果有關節疼痛,關節腫痛,有輕微關節積液的情況,可以按摩這兩個膝眼,
時間充裕的話每天可按摩3-4次,每次3-5分鐘,非常管用。按上去以後有酸麻脹的感覺,說明真正起到效果了。